首页» 教师队伍» 导师介绍

导师介绍

万有 教授

9640dacac8aa43cfa1a0584c1e4261ae.png

万有,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10-82805185

电子邮箱:ywan@hsc.pku.edu.cn


研究方向

疼痛与镇痛。研究慢性痛的外周神经离子通道与受体机制,以及慢性痛学习记忆与焦虑抑郁共病的中枢机制。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主任。

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主编、 Neuroscience Bulletin 副主编。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国际疼痛学会疼痛研究杰出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科研成果国际疼痛学会疼痛研究杰出奖、省部级科技奖2项。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


学习经历/工作经历

1985年和1990年于河南医科大学分别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和药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于同济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专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于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生理学专业博士后出站。

1996年1月于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任讲师、1997年8月任副教授,2001年8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教授。

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任基础医学院院长,2014年5月至2025年9月任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2022年3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主任。


授课课程

主要讲授本科生《神经生物学》,本科生《疼痛医学》(选修课),本科生PBL课程,研究生《高级神经生物学》、《神经科学进展》、《神经生物学实验》。


科研成果(基金、论文等)

主持与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与面上项目等。主要从事疼痛与镇痛(包括针刺镇痛)机制研究,率先开展了外周神经纤维HCN离子通道和TRPV1受体参与慢性痛的分子机制研究,揭示了内源性甲醛在癌症痛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目前正在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慢性痛机制研究。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Autophagy, Cell Report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Pain等发表论文220余篇(SCI论文130余篇),参编书籍15章,论文引用9500余次,H指数54,i10指数超过100。


指导学生情况

作为博士生导师23年,指导研究生60余人,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在专业期刊乃至领域内顶尖级期刊发表科研成果,包括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人次、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3人次。指导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就职于国内外大学与科研机构以及医药研发机构,其中20余位成为独立PI/副教授/教授。

从事研究生行政管理工作20余年。获得研究生同学们投票选出的医学部的“良师益友”,北京大学研究生“十佳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