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起源于1954年9月14日成立的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学科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1985年5月成立北京医科大学后,正式更名为基础医学院,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更名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至今。
学院百年传承,名家辈出,汤尔和、周颂声、马文昭、徐诵明、林宗扬、鲍鉴清、洪式闾、沈寯淇、林几、林振纲、臧玉洤、刘思职、王志均、王谔、龙振洲、吴秉铨、童坦君、陈慰峰、范少光、刘斌……这些先贤大师用他们的智慧和创举推动了中国基础医学教育与研究,对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过长期积累与发展,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科齐全,汇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师资力量雄厚。现设13个学系、1个教研室、2个研究所及1个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创建校地联合的异地科研机构及多家校企联合实验室。基础医学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360余人,其中教授60余人、副教授110余人。研究生导师15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6人,80余人次入选国家各类人才计划。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秉持“注重能力、突出创新、加强实践”的育人原则。创新创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1977年学院在全国最先建立基础医学专业,2001年设立国内首个基础医学八年制专业。1996年,基础医学专业成为第四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纳入教育部强基计划,获批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基础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二级学科16个,拥有基础医学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4个,近五年为国家输送基础医学专业优秀人才1000余人,国家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超过百篇。学院秉承北医“厚道”精神,持续探索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将思想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专业指导、视野格局、生涯规划、身心关怀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育人工作。每年组织学生前往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培养胸怀国之大者、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医学人才。
学院聚焦临床问题驱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注重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推进与附属临床医院的人才双聘及基础医学+X的多学科交叉论坛,打造高水平PI团队,在心血管疾病与代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免疫与微生物、神经科学五大研究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搭建多学科融合学术交流平台,承担大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达亿元,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始创新发现,论文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NEJM和各学科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在肿瘤显像剂、新型疫苗、干细胞治疗、诊断试剂等转化医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获得多项国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技奖励。
历经70年发展,今天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医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学院将延续北医百年辉煌的历史足迹,发扬“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立足当下,放眼世界,乘势而上,继往开来,在迈向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新征程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