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与平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痰瘀重点研究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痰瘀重点研究室是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微循环三级实验室基础上,于2012年成立,挂靠在北京大学医学部。
痰瘀重点研究室选定了气虚痰瘀的机理、热毒痰瘀的机理、外伤痰瘀的机理三个研究方向,以微循环障碍的动态和微血管通透性变化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气虚、热毒、外伤引发血瘀,进而,由瘀致痰,形成痰瘀的机制, 并揭示补气活血、清热活血、活血化痰方药在治疗瘀血的同时,能否减轻痰瘀,探讨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痰瘀重点研究室是长期从事脏器微循环和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动态可视化技术,研究肺、脑、心、肝、肠系膜微循环技动态;研究气虚血瘀与补气活血、气滞血瘀与行气活血、热毒血瘀与清热凉血、寒凝血瘀与温经活血、伤害血瘀与活血化瘀等科学内涵;阐明了14种复方中药、12种中药单体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和机理;在国际上发表了101篇SCI论文;获2018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技术)二等奖,获2020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团队有2名教授、4名副教授、5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1名主管技师,由中西医结合、微循环、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人员组成。培养了22名硕士研究生,47名博士研究生,16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痰瘀重点研究室拥有脏器微循环动态可视化研究平台(含脏器微循环研究室)、微血管组织与组织化学研究平台(含组织与组织化学研究室、超微结构研究室、激光共聚焦室)、微血管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含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要设备包括心脏微循环动态观察系统、脑微循环动态观察系统、肺微循环观察系统、肝脏微循环动态观察系统、肾微循环观察系统、胃肠系膜微循环动态观察系统、血流量二维扫描记录系统、血流量散斑式记录、四导生理记录仪、呼吸机、微灌注仪、水迷宫、小动物超声仪、大鼠运动记录仪、大鼠代谢笼、-80度冰箱、-20度冰箱、全自动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组织包埋机、低温冰箱、荧光显微镜、恒温恒湿箱、高速离心机、低速低温离心机、软组织切片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3维图像构建系统、图像分析系统、冷冻超薄切片机、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真空泵、CO2临界干燥仪、离子溅射仪、冷冻干燥仪、超声清洗仪、镀膜仪、修块机、细胞动态可视化观察系统、恒温恒湿培养箱、低温培养箱、三气培养箱、流式细胞仪、CO2培养箱、电子天平、多功能酶标仪、RT-PCR、温度梯度PCR、2D电泳仪、电泳仪、制冰机、凝胶成像仪、净水系统、化学发光仪、十万分之一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