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轮播大图

博医雅学大讲堂

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桂海潮主讲基础医学院首期博医雅学大讲堂

编者按

为帮助北大医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培育人文精神、开拓前沿视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举办博医雅学大讲堂,邀请各行业领军人物、北大杰出校友、科学与医学大家分享,通过多维度的跨界对话,激励北大基础青年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尊严,以创新锐意攀登医学高峰,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值此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为深入学习航天精神,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4月10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于科技楼报告厅举办“博医雅学”大讲堂第一讲,邀请到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进行讲座。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王军为、学生工作部部长俞荔琼、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万有、党委副书记孙傲伊以及150名师生参与本次活动。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万有为首期博医雅学大讲堂致辞,他讲到,选择载人航天为主题作为博医雅学大讲堂的“开篇之作”,一方面是载人航天和医学有很多相关联的研究内容,更是源于载人航天与医学之间深刻的精神共鸣;今天的中国航天,正以“平均年龄33岁的研发团队”创造着世界奇迹;今天的中国医学,更需要青年人传承"厚道"的北大医学精神,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汲取力量,努力成长为有专业本领、有温度、有情怀的北大医学人。

“心怀宇宙,知行合一”,桂海潮老师从航天科技前沿突破、空间站生活点滴、航天员成长心路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不仅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更是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在谈及太空飞行的经历时,桂海潮教授目光坚毅,他特别提及了中国航天人的精神传承——出征前庄严的升旗仪式、航天林植树、陵园追思,不仅是航天任务的固定流程,更是用热血浇灌信仰,以赤诚扎根使命的生动诠释,在轨期间,他们也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多项太空任务,包括细胞学实验、人因实验、行为学实验等,累计带回了25公斤宝贵的实验样品,为航天科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激励青年学子既要胸怀星辰大海的远大理想,更要秉持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

提问环节中,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纷纷就理论与实践问题、航天与医学相交叉的课题等进行了提问交流。在对话中,同学们不仅倾听了桂海潮老师的心声,更激发了对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的深度思考。

在活动的最后,免疫学系研究生班马腾云与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研究生班周维同同学代表基础医学院全体师生,向桂海潮老师献上了特别的礼物——两幅精心绘制的肖像画和手写的祝福寄语,表达了同学们对桂海潮老师崇高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桂海潮老师的讲座为同学们架起了一座连接浩瀚宇宙与医学探索的桥梁,他以航天人的视角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内核,这种精神不仅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勇攀高峰,更为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他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是探索无垠太空,还是守护生命健康,都需要同样的勇气与智慧。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将会以航天精神为指引,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医学人才,“医”路前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基础医学的新篇章。

制图丨杨松 陈爽

文字丨王佳渊

图片丨吕瑞卿 石西贝

排版丨朱楚瑜

审核丨孙傲伊 杨岸蒲 侯雨杉 郑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