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大健康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进一步促进全国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基础医学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教育部基础医学“101 计划”于 2024 年 11 月 30—12 月 3 日在北京市召开大健康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会议由教育部基础医学“101 计划”、教育部基础医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包括工作会议、基础医学创新发展研讨会、教学工作坊和教学观摩。


448af757adca41cc8172aef58557f11b.jpg


工作会议

11月30日晚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首先召开了教育部基础医学“101计划”工作会议,来自全国11所教育部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单位负责人、秘书、核心教材主编,101计划各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师代表等30余人参会,会议由教育部基础医学“101计划”工作组组长王韵主持。

王韵教授从教育部基础医学“101计划”背景与目标、实施与进展、下一步工作计划、总结与展望四个方面做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还进行了第二届教育部基础医学“101计划”拔尖学生创新论坛承办单位的申请答辩,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教学办公室主任徐薇、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吕海侠、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毛峥嵘教授分别代表各单位进行了报告,经过参会人员现场投票,最终确定分别由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第二届(2025年)、第三届(2026年)和第四届(2027年)教育部基础医学“101计划”拔尖学生创新论坛。

接下来召开了教育部基础医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工作会议,来自虚拟教研室各参与单位的领导和代表40余人参会,会议由教育部基础医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王韵主持。王韵教授对近期虚拟教研室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组织建设、制度推进和线上交流等,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包括基础医学专业知识图谱建设、基础医学类专业院校信息库建设、数字化教材编写等。



两个工作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部基础医学“101计划”和基础医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下一步工作内容和努力方向,这些工作的具体落实将有助于推动相关院校教学创新和优质资源的进一步整合,进一步促进教学交流与合作。


基础医学创新发展研讨会

12月1日上午在医学部医学科技楼报告厅举行了大健康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基础医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处长刘虹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34所医学院校及单位的领导、专家和老师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致辞。他指出,本科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重点关注国家需求、教育规律和新时代的要求。实现2035年教育强国目标,需重点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2021年启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教育部启动了8个基础学科的系列“101计划”,其中基础医学“101计划”工作尤为突出,取得了显著进展。面对大健康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需求,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拔尖人才。

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在接下来的致辞中指出,基础医学教育的创新是提升医学教育工作者科技与医学发展认知的重要平台。“101计划”在医学领域的成功实施得到了广泛认可,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基础医学在新时代器官系统整合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期待此次会议成为促进交流与合作的契机,推动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之后,王维民副主任做了题为“第四代医学教育的深度剖析与实施策略”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详细探讨了全球医学教育的演变及第四代医学教育的背景,分析了其特征与内涵,提出开展战略研究、变革教育机制、重塑核心理念、构建健康需求导向的课程和多元化评价体系,同时加强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并提升师生的AI素养等策略。提出推进第四代医学教育改革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是对医学教育和未来健康事业的革新和承诺。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韵做了题为“大健康和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主旨报告。探讨了医学模式的变革和理念更新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医学整合课程体系,分析了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从学院、教师和学生层面提出未来发展策略,为新时代医学教育指明了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郭晓奎教授做了题为“能力导向、数智融合、系统整合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3.0”的主旨报告。他结合学习科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详细阐述了医学理论和实验课程的现状及不足。介绍了实验教学体系3.0的设计理念,强调能力导向和数智融合,通过系统整合提升教学效果,并分享了该体系的实践成果。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杨恩策做了题为“数智时代基础医学教育范式转型的北大实践”的主旨报告。探讨了数字化如何赋能高等教育的变革创新,并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方向。介绍了北大基础医学数智育人体系的构建,未来学生将使用数智化工具进行学习,教师需加强课程融合,学院则需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缩小教育差距,探索产教融合,丰富医学教育产品。



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做了题为“在智能时代重塑高等教育、推动教师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提出AI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线教育正在重塑大学课堂,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AI助教的开发历程,结合国家战略,北大将启动AI赋能的四个重点项目,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共享优质资源,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王淑珍主持,主旨报告分别由皖南医学院副院长文育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利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吕海侠、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袁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芳主持。



教学工作坊

为了帮助参会老师更深入地了解整合课程体系,12月1日下午在医学部逸夫楼209报告厅进行了“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运行”教学工作坊。

王韵教授首先做了“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助力教学改革发展——新时代教学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基础医学阶段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以及教学组织与管理。

随后,参会者按照人体形态与功能、医学分子细胞遗传基础、医学病原与免疫基础、医学中的理工信四个课程群分为12个组,在北京大学王韵、张瑛、康继宏、李慧、魏潇凡、栾丽菊、倪菊华、马利伟、吴丹、彭宜红、鱼艳荣、杨恩策12位老师的指导下,每个组围绕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教学组织建立及课程体系设计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交流了各学校存在的困难、解决策略和经验等。

最后,每个小组派教师代表进行了汇报,分享了整合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展示了各学校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创新经验和有效策略。汇报结束后,王韵教授对小组汇报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每个小组的研讨成果,指出工作坊让老师们对整合课程改革的理念、设计以及实施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交流也为未来各院校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和经验,对于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观摩

12月2日上午,部分参会老师在分子细胞遗传综合实验室观摩了“细胞RNA提取及鉴定和RT-PCR检测p53基因表达综合实验”。下午部分参会老师前往逸夫楼PBL教室进行了PBL教学观摩。

老师们走进课堂,深入了解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实验和理论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和教学方法。观摩结束后,各院校老师与上课教师还就实验教学中常见的挑战、应对策略以及PBL教学组织与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


4b1fbc2feeb04697b428f05cf85b59bb.jpg3dea844a44f04d51b6aca0d38d4c0a2c.jpg

c2e32c5ec37c4c4ca8a09b14fd83453c.jpg


此次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的召开,为全国医学院校的老师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基础医学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推动基础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新时代基础医学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健康中国宏伟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