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免疫学平台开展青年学术沙龙“基于临床问题的免疫学探索”主题讲座


免疫学平台于12月11日晚在科技楼北楼6层连廊开展青年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特邀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崔昭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杨鹏远研究员开展“基于临床问题的免疫学探索”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钟超研究员主持。

崔昭老师作为北大第一临床医学院肾内科的主任医师,在本次讲座中主要介绍了其团队针对慢性肾脏病中的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膜性肾病是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年研究发现,HLA II会影响膜性肾病的发病及预后情况。基于此,崔昭老师通过三步对膜性肾病的发病过程进行研究,第一步是通过对易引发膜性肾病的PLA2R的十个胞外结构域设计123条肽链,观察与易感的HLA结合的情况。第二步是通过筛选,找到可在病人身体内引起T细胞效应,而在正常人中不发挥相应作用的肽。第三步是比较第二步发现的10条肽链引起T细胞效应的差异。最后,崔昭老师表示目前临床的肾病治疗仍为非特异性治疗,希望通过更多的研究,找到特异性治疗的方法,解决临床遇到的难治性肾病。

杨鹏远老师主要从事乙肝病毒相关肝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本次讲座中主要介绍了其团队围绕乙肝病毒(HBV)诱发肝癌的微环境“土壤”和致癌“种子”进行的系列探究。一方面,免疫细胞所构成的微环境在HBV诱发肝癌和炎癌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癌微环境中,HBV+的肝癌细胞通过CCL22/CCR4轴招募免疫抑制功能更强的CCR4+Treg细胞亚群,从而引发HBV+肝癌对于靶向治疗药物索拉菲尼的耐药性。另一方面,肝细胞中HBV通过与宿主基因组互作和表观修饰,形成一种特殊的免疫原性,通过宿主表观修饰酶改变其免疫识别和病毒转录。最后,团队通过单细胞TCR测序结合ATAC测序的方法,全面分析了HBV肝癌微环境中T细胞的克隆谱系,从T细胞应答克隆的层面揭示了免疫识别和记忆维持的表观遗传机制。

两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得到参会老师与同学的热切欢迎,现场老师同学在汇报结束后对讲座内容积极讨论交流。

作者:胡玉喆刘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