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二次学术交叉论坛成功举办

5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二期科研创新学术交叉论坛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楼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助理张勇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处副处长梁公文共同主持。

大会开始,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姜长涛副院长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各位临床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论坛的核心目标是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交叉合作,从而推动更多的双聘合作机遇,并持续推进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与人民医院在科研方面的发展和创新突破。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李婷婷教授、钟超研究员、张勇研究员和郭宇轩研究员分别从生物信息学、免疫调控、神经科学以及基因治疗等方向就各自的创新成果和临床合作需求做了精彩报告。李婷婷教授做题为《生物分子相分离的智能解析与应用》的主题报告,聚焦细胞内相分离驱动形成的无膜细胞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介绍了相分离蛋白预测方法及其在药物靶标发现及干预方向的应用,包括整合多模态特征的相分离蛋白工具PhaSePred,及靶向异常相分离小分子药物计算筛选方法DropScan。钟超研究员报告了组织区域免疫调控机制及其参与重大疾病发生的系列研究工作。主要聚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群对组织免疫稳态调节发挥重要作用的固有淋巴样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ILC),探讨了代谢调控通过改变其能量供给方式、功能相关基因表观遗传修饰状态、关键转录因子调控活性等机制,决定了ILC的功能状态,从而影响组织稳态及炎症相关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未来期望进一步加强与人民医院各科室合作,基于临床基础研究为重大疾病精准诊疗提供了有效新靶点。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勇研究员分享了关于AMPA受体突触可塑性及其与脑部疾病的密切关系的重要发现。他详尽地阐述了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神经可塑性以及它在学习与记忆形成中所起的分子机制。张勇研究员还特别强调了他们团队使用的先进技术—双光子活体成像技术。利用该技术,研究团队能够精确地实时监测并记录神经元表面AMPA型谷氨酸受体的动态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对神经科学领域的认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扩充了我们对神经生物学的理解,同时也为解决相关神经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新策略。郭宇轩研究员报告了基于AAV的基因递送与基因治疗研究。拟针对目前AAV 基因治疗的技术难点,优化底层递送技术,结合新型心肌病动物模型,开展心脏基因治疗研究,并尝试通过新型人源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平台,开展基因药物临床前评估。期待与医院在新适应症选择、疾病模型建立、临床前研究方案制定等方向开展合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急诊外科、麻醉科和骨肿瘤科的四位临床骨干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科室特色和合作需求。田雪副主任医师报告了麻醉镇痛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临床及动物模型研究工作,并介绍了其在纳米递送局部麻醉药物方面的研究经验。本次合作拟以特定麻醉药物跨血脑屏障递送为切入点,开发药效更加确切、并发症副反应更少的新型麻醉药物,并进一步探索其中枢及全身作用机制。骨肿瘤科梁海杰医生介绍了“基于病原学的假体周围感染诊疗系统的建立及抗菌水凝胶的研发”设想。该命题立足于日益增加的人工关节假体置换量及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难点,提出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结合传统培养的方法检测病原体,通过多时间点、多空间点的采样,建立假体周围感染清创手术的“微生物清除边界”评价体系,最终拟通过该评价体系指导假体周围感染的全病程治疗策略。人民医院麻醉科孙亮副主任医师团队中的姜宇辉医生报告了氨甲环酸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拟以通过基础实验来证实氨甲环酸可以通过抑制纤溶酶生成,减轻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血脑屏障破坏程度,改变脑内M1及M2型巨噬细胞水平及比例,降低神经炎性反应水平,减少关键脑区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TBI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郭鹏教授团队中的李智勇医生,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通过两种疾病人群肠道菌群特征性分析为研究线索,初步阐述部分菌属与急性胰腺炎进展和结直肠癌化疗耐药有关。后期拟以发现单菌种及相关代谢产物为突破点,结合高通量测序平台技术,深入阐述肠道菌群在两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探索新的疾病标志物和潜在干预靶点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核心目标之一是推动与基础研究的协同合作。

此次交叉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双方的相互理解,也为未来持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