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基础医学院“北大-圣湘生物分子医学联合实验室”成功举办“病因不明儿童急性重型肝炎”专题研讨会

近日,多国报告的不明原因儿童急性重型肝炎病例受到世卫组织密切关注。截至5月2日,世卫组织已收到至少228例可能儿童肝炎病例报告,且有多例接受了肝移植并有不止1名儿童死亡。所有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排除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虽然现有大部分证据指向了一种被称为HAdV-41型的腺病毒,但病因尚未明确。考虑到该疾病存在输入性风险,因此国内医学卫生界对此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5月4日,由北京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大-圣湘生物分子医学联合实验室”承办的“病因不明儿童急性重型肝炎专题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来自国内传染病、流行病以及肝病等领域内的二十余名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从多角度对此次新冠疫情流行当下出现的不明原因儿童急性重型肝炎情况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会议由肝胆相照平台直播,点击量超过了2.2万人次。会议也受到了卫健委和科技部相关部门的关注,《中华医学杂志》数字平台对会议也进行了转播。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教授和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任、感染病研究中心教授、北大-圣湘生物分子医学联合实验室主任鲁凤民教授共同担任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王福生院士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国内要高度重视此次暴发的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的发展,摸清家底,并对此早做准备。鲁凤民教授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会表示感谢,并对未来我国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应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eba6b5f23b7041d4b26ae044f85fcc32.png

王福生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感染病医学部主任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dabdfd15f9054932966903ade35bb9d0.png

鲁凤民 教授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任

北大-圣湘生物分子医学联合实验室主任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李彤副教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谢正德主任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朱贞研究员三位专家分别就近期欧美儿童病因不明急性重型肝炎疫情简介、儿童非嗜肝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和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三个主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李彤副教授从此次儿童急性重型肝炎的流行发展概况和病例定义的发展变化,欧美不同国家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谢正德主任对引起儿童肝损害的多种常见非肝炎病毒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包括腺病毒、轮状病毒、麻疹病毒、汉坦病毒等在内的非肝炎病毒感染也有可能引起肝损害甚至肝衰竭,并建议应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以及病原学监测。

朱贞研究员针对当前实验室检测发现43.8%的儿童病例为人腺病毒阳性的情况,对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进行了介绍及分享,同时指出引发此次儿童严重肝炎疫情的主要病原还需要更多的病原学、基因组学、肝脏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来确定或排除。

在专家讨论环节,二十余名专家从此次儿童急性重型肝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肝移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此次涉及多个国家的儿童急性重型肝炎病因不明,但由于大多数患儿未曾接种过新冠疫苗,WHO已确认此次儿童急性重型肝炎疫情与新冠疫苗接种无关。基于现阶段有限的临床信息和检测结果,腺病毒导致这些患儿急性肝炎的可能性较大,但不排除合并新冠病毒或其它病毒的可能性。因此,国际上应尽快收集和公开相关临床、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数据以及风险因素信息,以明确病因。我国目前尚无对腺病毒导致肝炎的系统监测研究,应及早布局并研判腺病毒肝炎在我国发生的潜在风险,为我国腺病毒相关疾病的防控、预测预警以及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流行病专家庄辉教授在总结发言环节指出:目前全球报告的关于儿童不明原因急性重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都还不够完整,更缺乏免疫学检测方面的资料,有关确诊、疑似病例的定义标准也相对宽泛,是否有辅助因子使得儿童感染后的疾病加重尚未明确,因此未来还需要通过更多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来确定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