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聘信息

招聘信息

2025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启事

一、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自1954年成立以来,历经70余年发展,设有13个学系、1个教研室、2个研究所及1个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以及多家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先进技术平台。学院聚集了大量国内外高水平学者,拥有6位两院院士,近百人次入选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已然发展为国内领先的医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重地。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超亿元,发表科研论文近400篇,包括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论文。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历史悠久,其教学传统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创始人汤尔和教授于1914年开创;1954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中国组织学奠基人马文昭院士创建了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并担任首届主任。作为国内最早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本学科于1989年被评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并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包括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原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要奖项,课程与教材建设亦荣获国家级精品教材等。在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与生理学共同位列全球第14名。未来,学系将重点发展以前沿及交叉医学为牵引的新一代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打造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世界一流的医学高地。

基础医学院矢志不渝地将人才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院战略,现面向全球招贤纳士,共绘北大基础医学发展新篇章。为成就您的学术抱负,我们承诺提供一流的科研环境,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先进的实验平台以及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支撑。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网页请登录https://sbms.bjmu.edu.cn

二、岗位设置

招聘职位:预聘制副教授/助理教授

职位系列:教研系列

招聘方向:

1、胚胎发育的机制研究:聚焦胚胎发育过程、细胞命运决定、组织器官形态发生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

2、干细胞研究:聚焦干性维持与自我更新的调控机制、干细胞向特定谱系分化的分子特征、以及在组织再生与修复中的作用机理并开展临床转化;

3、交叉医学:结合合成生物学、化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方法论,发展人体解剖新技术、组织胚胎相关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新策略。

岗位职责:致力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并积极履行院系服务职责。学术研究方面,需立足国际前沿,开展原创性探索,致力于产出能引领学科发展、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的标志性成果。

申请条件:

    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师德师风优良;治学严谨端正,身心健康;富有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能胜任本学科课程教学;

    在国内外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有显著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可望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成长为相应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的潜力;或已经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的学术带头人;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能够全职到岗工作。

三、相关待遇

北京大学为教研系列职位提供的薪酬待遇包括但不限于:

(1)优厚薪酬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2)充裕的科研启动经费,为教研系列人员从事高水平研究创造条件;

(3)良好的工作办公空间,教研系列人员均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可根据研究需要独立组建学术团队;

(4)积极鼓励学科交叉,可申请北京大学各学院、医院联合聘任岗位、享受额外薪酬及辅聘单位优质的科研资源;

(5)提供附属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等优质教育资源。

四、申请材料要求

1、求职信(Cover letter)(需明确申请职位和预计来校时间)

2、个人简历(Curriculum Vitae, 内容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获得奖励等)

3、过去科研情况总结及未来的科研计划(不超过3页)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邮箱):李默(limo@hsc.pku.edu.cn)

联系电话:010-82801392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